将价值引领、时代担当与专业学习相结合是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实践的题中之义。近日,我校人文学院新闻传播系师生走进蓟州区盘富庄村,将思政课堂从教室搬到乡村振兴一线,以“行走的大思政课”形式开启了一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育人实践。由驻村第一书记李然带领,学生们充分发挥新闻传播专业特长,用镜头记录乡村变迁,以采访对话倾听振兴故事,在行走中感悟时代担当,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
在黑猪养殖基地和农庄民宿,学生们化身“乡村观察者”,手持相机深入走访村民,围绕产业发展、生态治理、文化传承等主题展开调研。通过实地拍摄、采访和互动体验,学生们不仅将新闻采编、影像制作等专业技能转化为服务乡村的实践能力,更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战略给农村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


此次“行走的大思政课”是人文学院深化“大思政课”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学院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充分挖掘时代课题,推动大思政教育从“书本说教”向“现实对话”转型。活动中,学生们既是一线记录者,也是乡村振兴的传播者。他们制作的影像素材将成为当地文旅宣传的珍贵资料,真正实现了知识运用、价值塑造与社会服务的有机统一。
人文学院的“行走的大思政课”实践活动吸引了社会广泛关注,天津电视台《天津新闻》栏目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报道。人文学院未来将持续推进“大思政课”品牌建设,推动更多师生走进红色教育基地、乡村振兴一线、科技创新前沿,打造“行走的大思政课”实践品牌,让思政教育覆盖更广、扎根更深、回应时代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