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于11月20日在浙江乌镇举行。习近平主席向峰会视频致贺,鲜明提出加快推动网络空间创新发展、安全发展、普惠发展,携手迈进更加美好的“数字未来”,充分体现了对信息革命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对信息时代人类前途命运的深邃思考,为深化互联网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方向。

(分论坛之新质生产力论坛实况)
当前,互联网日益成为文明互鉴的新平台。如何发挥互联网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中的作用,共建网上文化交流平台,推动不同文明包容共生,成为重要课题。
大会共设分为几个板块,24个分论坛,与会嘉宾认为,要发挥互联网对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驱动作用,主动顺应信息革命浪潮,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创新发展,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倡导发展人工智能以增进人类共同福祉为目标,以保障社会安全、尊重人类权益为前提,符合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以人为本、向善而行。要把互联网作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重要渠道,以信息化、智能化手段为各领域合作赋能,拓展网上文化交流互鉴。

(高红樱教授参加文化交流互鉴论坛现场)
人工智能正逐步从“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迈进,赋能千行百业。天津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高红樱博士受邀参加此次世界互联网大会,她表示,在这次会议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她主要参加了与学术研究相关的十个论坛中的“文化交流互鉴论坛”、“新质生产力论坛”、“青年数字未来论坛”、“数字教育”论坛,其中由中国外文局、中国新闻社主办,中国新闻网、中国网、微博协办的互联网文化交流互鉴论坛上。中外网络文化领域有关专家学者、国际组织负责人、中外文化交流杰出案例的参与者、网络大V、互联网企业负责人等各界代表围绕“促进网络文化交流互鉴 推动世界文明繁荣发展”主题展开交流分享。高红樱教授表示聆听本次会议的几场分论坛收获很大,对于我校新传学科校企合作以及数字智能传播、本硕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都有帮助。人文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系未来将要开设三类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例如:自然写作、短视频制作AI化、新媒体运营数字化。高红樱教授还就人工智能美学和大会部分嘉宾做了深入交流。

(会议在乌镇会展中心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