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云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共同主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承办的“第十七届全国英语类专业院长/系主任高级论坛”在昆明举行,我院刘婷婷副院长参加会议。
本届论坛主题为“构建AI时代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生态”,设主旨演讲、专题报告、平行论坛三大模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旨在探索AI时代外语教育发展新路径。五百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英语类专业院长/系主任线下参会,围绕英语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外语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跨文化教育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高质量英专教材与教学、产教融合与高质量人才培养等英语类专业发展的核心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上海外国语大学查明建副校长、云南大学吴涧副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孙有中主任委员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孙有中主任委员代表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指委向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提到,本届论坛主题契合教育部2024年教育工作重点任务的指示精神。他呼吁大家携手同行,为加快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匹配的高质量外语教育体系贡献力量;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董洪川教授提到,“新文科”并不是与传统文科的割裂,而是突破传统文科思维模式的文科教育范式革命,其内在包含学科专业的自我转型和人才培养的提质创新;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査明建教授从“外语学科的当代意义”与“外语学科的本体建设”两大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前瞻性思考。查校长强调,AI时代,要充分运用大数据和数字人文技术赋能学科研究,完善外语学科知识体系和学术体系,固本而创新,凸显学科价值;上海交通大学彭青龙教授强调,外语教师应自觉优化知识结构,提升能力水平。
在平行论坛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蔡圣勤教授分享了“跨文化国际传播中自主话语体系建构问题的思考”,从国际传播中自主话语体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三个方面来探讨我们应当如何紧扣时代脉搏,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建构属于自己的话语体系;青岛理工大学巩湘红教授从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论述、“国际传播能力”概念阐释、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以及双专业课程融通与国际传播能力培养案例展示等五个模块介绍了如何促进双专业课程融通、培养学生国际传播能力;河南工业大学黄辉辉教授从概念阐释、课程建设、以赛促教、融汇融创和学术产出多个方面展示了河南工业大学在国际传播力培养方面所做的努力和获得的成果;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朱安博教授从外语课程的时代背景、建设的理论依据、价值要素和实施路径四个方面论述了应当如何挖掘外语课程的价值,提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绍兴文理学院胡朋志教授分享了“外语专业学生传播当代中国能力现状调查与教学参考”,展示了自己通过问卷调研和访谈的形式发现的学生在国际传播能力发展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分享了具有实践价值的教学参考。
论坛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引领外语学科教学改革、助力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为目标,着力打造高层次学者对话、高质量学术争鸣、高水平教学交流、高品质资源展示的平台,以生发外语教育思想、探讨外语教学改革、分享外语教研经验、助力外语教师发展的汇智创新景观,为我校人文学院各个学科和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