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丕钰,男,1979年3月出生,山东蒙阴人。2018年毕业于暨南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天津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系教师,兼任国际媒介与传播研究学会(IAMCR)参与传播分会副主席(2020-2024)、暨南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曾先后在天津海关、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先后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访问学者)、台湾政治大学(博士交换生)交流访问;主要研究领域为参与传播、政治传播、话语分析、媒体融合与治理研究等。
一、科研论文
(一)期刊论文
1. 《参与传播:理论溯源、概念关联及理解维度》,发表在《当代传播》,(CSSCI 2020 年 7 月)
2. 《数字媒体环境下参与传播理论及实践价值的在地化探索》,发表在《当代传播》,(CSSCI 2019 年 11 月)
3.《参与传播:国家治理研究的新向度》,发表在《国际新闻界》,( CSSCI 2018年7月)。
4. 《析<南方人物周刊>“封面人物”栏目特色》发表在《出版与发行研究》(CSSCI 2005年11月)。
5.《组织观念变革与报纸编采机制的创新》发表在《新闻知识》(北大核心期刊 2006年5月)。
6.《中国报业经营如何抵御广告寒流》发表在《新闻爱好者》(北大核心期刊 2006年5月)。
7.《粤港两地市民类报纸国际灾难新闻差异解读》发表在《岭南新闻探索》(2006年2月)。
8. 《“面对面”解构新闻——试评CCTV电视新闻栏目<面对面>》发表在《南方广播研究》(2004年第四期)。
(二)会议论文
1.《数字化互融:参与传播视角下乡村传播与治理关系的嬗变》入选中国公共管理学术年会(2020)暨第六届公共管理青年学者论坛。
2.《数字媒体环境下参与传播理论及实践价值的在地化探索》入选2019年中国传播学论坛雄安新区年会,并获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3.《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政府治理创新——以“工人在线”为考察对象》 入选2018年中国传播学大会重庆年会。
4.“From Power to Ability: The Travel of Empowerment Concept and the Change of Its Sinicization” 入选国际媒介与传播研究会(IAMCR)2021年肯尼亚内罗毕年会。
5.“The Localization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value of Participatory Communication in the Digital Media Environment: a case study of Rural News Officer System” in Qingyuan ofChina”入选国际媒介与传播研究会(IAMCR)2020年芬兰坦佩雷年会。
6.“Participation, Resistance & Cooperation in NIMBY Movement: The case of Guangzhou garbage factory site selection”入选国际媒介与传播研究会(IAMCR)2018年美国俄勒冈年会。
二、学术著作
《沟通与善治——参与传播视野下国家治理的广东经验》,专著(第二作者),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9年5月。
三、科研项目
(一)纵向课题
1.2020 年广州市社科规划项目“参与传播视域下我国网络非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机制及其治理研究”(省部级),项目主持人,在研。
2.2017年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参与传播视域下我国邻避冲突治理机制研究—— 以中广核核电项目为考察对象”(省部级),项目主持人,结项。
3.2018年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后真相’语境下新闻事实核查与媒介功能调适研究”(省部级),主要参与人,在研。
(二)横向课题
1. 暨南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院、广东省清远市委宣传部合作项目“‘乡村新闻官’制度研究”,第一参与人,结项。
2. 暨南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院、南方数据舆情研究院合作项目“沟通与善治:参与传播视野下国家治理的广东经验”,第一参与人,结项。
3.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深圳市南山区政府合作项目“中外知名展会研究”,主要参与人,结项。